我的孩子總是與別人吵架怎麼辦? -協助孩子解決衝突的生活小練習
有的孩子看似小霸王,常常在學校與人起衝突該怎麼辦才好呢?有的小朋友在人際上常常與同學有爭執,被誤以為很霸道不懂得同理他人,被老師處罰沒有改善,回家後與家人討論又生氣,讓家長很頭大。讓我們一起透過幾個生活的小練習,一同來檢視自己與幫助孩子吧!
同理與聆聽 – 接受孩子的困難、同理他們的情緒
在孩子與他人有衝突時,不急著化解衝突或是安撫情況,先聽聽孩子怎麼說,讓小朋友有發聲的機會,並從他說明的過程中,去了解孩子對於衝突事件的理解程度,是否對於事件的理解跟認知與其他人或大人有落差。有的時候,會發現孩子並不是故意引發衝突,而是對於情境的誤判或是無法理解社會規則。去傾聽孩子的心情,並同理孩子的困難,若是孩子有情境誤判的狀況,再與孩子解釋情境並一同討論可以解決的方法。
溫柔且理性的討論-
有的時候孩子看似不恰當的回應,有可能是因為誤解了意思,或是不知道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法,一同討論可以協助孩子釐清情境及想到更彈性的應對方法。再討論的過程中,若是孩子對於口語的討論較難專注,也可以透過視覺化的圖像或文字來協助討論的進行。
善用預告-
有些孩子對於改變,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可以透過善用預告來讓孩子練習生活的彈性。建議平日先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表,若遇到變化預先告知行程的改變,若孩子因為改變而有情緒,先同理孩子的心情,並告知孩子你了解他們的感受,再一同與孩子想想行程改變後可以怎麼做。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適應,並透過『鼓勵表達』來協助小朋友多用語言表達想法,例如:『我想要什麼…』、『我覺得…』,來替代『生氣』。不過由於孩子需要多一點的時間組織、思考他的感覺及想法,因此家長需要多一點耐心,給予孩子時間、引導小朋友去表達。也從中去建立孩子的正面經驗,讓他們了解到即使需要時間適應,還是會有人願意等待也願意聆聽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從中有了正面經驗後,也會比較願意嘗試修正而不是用情緒來表達想法。
故事的情境練習-
有的孩子在人際上受挫可能來自於對於情境的誤判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建議家長可以透過『故事練習』的方式,讓孩子從故事創作中,一同去理解與練習不同情境的反應。同時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去讓孩子從遊戲中學會易位思考的能力。
非語言式的表達練習-
部分孩子不太習慣或是擅長用語言表達他的情緒,可以邀請孩子一起用創作的方式將感覺描繪出來,例:邀請孩子一起把『傷心』的感覺畫出來、『緊張』的動作是什麼、一起用聲音來表現『生氣』…等等。協助不善言語的孩子可以透過簡單的創作,抒發及表達感受,並從創作過程中,去釐清跟覺察當下的情緒。
共同努力-
每個孩子特質都不一樣,家長們要接受並同理孩子的困難與特質,避免以『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你自己要改變』的這個角度與孩子溝通,而是以『我們一起來幫忙想辦法,讓自己更進步』的切入點跟孩子一起討論他們的困難點以及可以努力的方向與方法。讓孩子知道,這些練習及調整,都是讓自己進步的過程。
最後,還是要提醒家長們,每個孩子的特質及需要協助的地方都不一樣,若是試過很多方法,但孩子依然衝突不斷,也別害怕尋求更專業的人士幫助喔,透過學校方、醫療方及家長一同多方面的協助評估孩子的發展需求,才能給予最適合孩子的照顧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