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暑假生活不留白- 讓文字和圖片開口說話

~利用暑假練語言三部曲~

•美好的假期生活總是稍縱即逝,想要擁有愉快生活經驗,又可以讓孩子們懂得個中滋味,要怎樣做呢?

•A媽咪問:『老師我很喜歡帶小孩到處去玩,希望他們童年生活是開心的,但是每次玩完回家,問他們今天去哪裡玩?好不好玩?孩子的回答都是”好玩”,但是去哪裡和過程都說不清楚,我該怎樣做呢?』

《1步曲》照片和圖片具體化,經驗會說話

•因為遊玩經驗是當下的心理知覺和感官經驗,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模具體的。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在事後無法具體的描述出過程和改受,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拍照或是錄影的方式,先將當下過程後行為記錄下來,把抽象經驗具體化。回到家,在寶貝睡前跟孩子一起回顧今天發生的事情。除了撥放照片或影片,更可以在紙上畫出快樂遊玩的情境和心情,利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訓練孩子的「重述能力」(retelling skill)。

•我們也可以用畫筆把當天經驗畫下來,留下一些區域可以讓孩子補上幾筆,把整個情境變得更完整。

------------------------------------------------------------------------------------------------------------------------------------

•當孩子玩得很開心,想要鼓勵她跟大人們分享或是聊天,卻擔心這樣要求會適得其反,要如何拿捏技巧和方法?

•B爸比問:『今天和孩子到遊樂園玩得很開心,想讓她回到家分享給爺爺奶奶,卻發現她好現有點緊張,也無法完整地說出今天到底玩什麼,發生什麼好玩的事情。又擔心逼迫孩子會有反效果…』

《2步曲》明確的示範與分析,表達更清晰

•許多孩子在描述情境和過去經驗的時候會出現「時間混亂」、 「前後順序不搭」、 「句子斷斷續續」、 「過於簡略」的情形,往往讓聽的人也是一頭霧水。其實,帶孩子分享心情或表達經驗的習慣之前,大人們可以先做”示範”。我們在句子中要包含人物、時間、地點、過程、結果、感受。例如,星期日爸爸和小明到運動公園騎腳踏車,小明騎得很快,我都快追不上了,運動之後我們去喝了一大杯果汁,感覺滿舒服的,爸爸希望每天都可以跟你一起運動。

•孩子聽大人分享之後,爸媽可以鼓勵孩子也依照這樣的元素去做自我經驗分享,一起建立溝通模式。

------------------------------------------------------------------------------------------------------------------------------------

•進行親子旅遊或活動時候,我們都是整體活動的主導者,孩子有真正參與規劃嗎?或是孩子只是被動地學著去玩、去配合大人行程?是否要適度的讓孩子參與其中?

•C媽咪問:『我們很注重親子旅遊,也十分認真規劃,當然孩子也是玩得很開心。只是偶而會覺得,這是他們想要的方式嗎?也許他們想要玩點不一樣的東西,但是卻只能配合我們的安排?我要怎樣了解孩子需求呢?』

《3步曲》規劃行程,讓思考實現在生活中

•如同我們利用結構的情境元素訓練孩子描述球玩情形,我們也可以讓孩子試著規畫一次親子旅遊。當然,”示範”一樣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有明確的出發時間、要去的地點、一起旅遊的人、交通方式、過程中可以去玩的地方、想要住的地點等元素,可以讓孩子在網路上學習搜尋關鍵字,並且嘗試著打電話到旅行社詢問或是訂行程。

•透過共同討論、一起找資料、學習規劃行程,孩子將會驚喜的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這麼多,可以讓原本抽線的想法真正實現在生活中!他們一定會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在溝通表達上也會更有條理喔!

#規劃 #孩童 #居家生活 #親子溝通 #練習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