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好心情:爸媽和孩子準備好了嗎?
【爸媽的心情】
•我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嗎?
•我需要一直陪他去上學嗎?
•老師叫我送孩子進去就離開,這樣好嗎?
•在家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幫忙,在學校可以嗎?
•我要每天問他”你喜不喜歡上學”嗎?
•如果一直哭著不去上學,我要堅持嗎?
【爸媽心情小記】
•我覺得每一階段都有一個任務,好累也很煩…
【孩子的心情】
•我為什麼要在這裡?
•大家都不認識,我有點無聊/害怕/想家
•媽媽說要聽老師的話,為什麼?
•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
•大家都乖乖坐好回答老師,我也要一樣嗎?
•我想要跟OOO一起玩,要怎麼說?
【孩子心情小記】
•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但是看爸爸媽媽也很擔心的樣子,我好像也有點緊張了…
【一起做做親子暖身操】
•來親子之間的情緒和感受會相互感染的,如果雙方都可以有暖身操,也許可以讓學習更加有效率,面對新學期和新學校,都可以有更好的心情調適喔。
•此外,親師互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不當恐龍家長,不要成為恐龍老師,都是讓孩子快樂學習的重要態度。
【親子暖身操part1】
•陪伴孩子四處逛逛,熟悉環境!
•提前帶孩子到學校四周逛逛,熟悉路線和環境,讓孩子知道”這裡是你的學校,未來會在這裡快樂學習”。
•利用生活化的話題,包含下了課可以去哪裡買午餐?放學回家路上可以去哪裡買點心?…,增加孩子對於新環境的興趣。
•再開前一天可以利用網路或是3C產品,和孩子一起再研究一下路線,增加路況與經驗值。
【親子暖身操part2】
•邀請孩子一起列清單,採購去!
•在開學之間需要備妥的文具、書包、制服、鞋襪、水壺…等,爸媽和孩子一起討論並且讓孩子參與購買的過程,增加孩子熟悉度。
•採買完畢之後的文具使用方法可以讓孩子自己觀察與常識,收熟書包與物品歸位也鼓勵孩子一起動手調整。
•開學前一天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天說晚安,並且預告要早起,不要匆匆忙忙出門。
【親子暖身操part3】
•開學第一天,一起製造美好經驗!
•開學第一天通常家長是可以陪伴的,此時爸爸媽媽的角色很重要,除了要當孩子的『橋樑』,協助孩子與同學建立關係之外,更要『示範聽老師的話』。也就是說,如果老師需要小幫手,爸爸媽媽在許可範圍內不吝協助老師,但是,不要影響老師的行程。
•當孩子發現,原來爸爸媽媽正為自己和老師打交道,家長示範正確的『配合度』,孩子一定會有所感的。
【親子暖身操part4】
•認識自己的書包,了解自己的責任,一起動手做!
•領到了屬於自己的課本作業本,要孩子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的愛惜他們”。此時的爸爸媽媽可以示範如何包書套,讓孩子動手去做,體驗一下為自己負責任的感覺。
•學習認識課表,學會自己整理書包。爸爸媽媽可以參考班級導師的課堂規範,讓孩子自己學習『看看家庭聯絡簿,今天要帶回家那些作業?』、『看看家庭聯絡簿,明天要上那些課,需要帶哪些東西?』,讓孩子學會”確認”和”對照”。
【親子暖身操part5】
•協助孩子快速認識班上同學,然後家長撤場!
•通常在開學第二週左右會確認班上座位以及老師分組的模式,此時家長可以製作『家庭版的班級座位表』,一方面可以鼓勵孩子找尋班上同學特徵並且記住名字,二方面也可以讓爸爸媽媽認識孩子的同學,未來聊天會更有話題。
•等帶孩子逐漸習慣適應班級與上課模式之後,就是家長要撤離的時候了。不用擔心,未來的親師溝通,也會是爸媽了解孩子在校表現的好管道。
【最終話-學會放手】
•完成了親子暖身操之後,接下來的學習與課業,就會需要孩子自動自發,並且養成習慣了。此時家長的角色,事需要給孩子更多時間、更多機會去嘗試、去犯錯,利用家庭時光,不論是餐桌時光或是睡前時光,都會是爸爸媽媽了解孩子,讓孩子擁有抒發感受和表達自我的重要任務!
•與老師的溝通管道盡量多元與暢通,爸爸媽媽將會是老師的小幫手,因為,老師也在學習了解孩子。
•爸媽學會放手、孩子學習成長,共享家庭時光!
